2025年4月,美國政府宣布對所有非美國製造的汽車及其零組件加徵25%關稅,此舉對全球汽車供應鏈造成重大衝擊。雖然台灣整車出口至美國的比例極低,但汽車零組件出口至美國的比例高達45.1%,因此對台灣汽車零組件產業影響甚鉅。 
關稅政策對台灣汽車產業的影響
美國新關稅政策涵蓋引擎、變速箱、鋰電池等主要零件,甚至包括某些電腦與伺服器產品(HTSUS 8471項下)。分析師指出,這些措施可能導致汽車銷量大減數百萬輛、產業成本增加逾1,000億美元 。對台灣而言,雖然整車出口比例不高,但汽車零組件出口至美國的比例高達45.1%,因此對零組件產業的影響較為顯著 。 
政府與產業界的回應
政府立場:
財政部強調,關稅與貨物稅的調整涉及整體產業政策,需與經濟部等相關部門進行通盤考量,避免對國內汽車產業造成衝擊 。
產業界觀點:
台灣區車輛工業同業公會表示,若貿然調降整車進口關稅,可能導致國內汽車產業鏈瓦解,影響約2,500家工廠及30萬名從業人員的生計 。 
未來展望與政策建議:
隨著全球汽車產業朝向電動化與智慧化發展,台灣應積極強化汽車電子與資通訊技術的整合,提升產業競爭力。政府在制定關稅政策時,需平衡國內產業發展與國際貿易環境,避免對產業造成長遠的不利影響。
參考資料
1.「該等進口車降價嗎?專家試算降稅額度:關稅受惠者主要是特斯拉和這廠牌」,《Yahoo新聞》,2025年4月22日。 
2.「汽車關稅利空未完全反映 分析師下修車商目標價」,《Yahoo股市》,2025年4月15日。 
3.「川普汽車關稅讓多國剉咧等 台灣或間接影響」,《台灣鑄造品工業同業公會》,2025年4月。 
4.「【懶人包】川普『非美製造』汽車關稅各國怎麼反應?對台灣影響大嗎?」,《科技島》,2025年3月29日。 
5.「台灣車價太貴了! 專家揭『2關稅』玄機:越保護越退步」,《中華經濟研究院》,2024年。